中國移動:
做好通用智能時代“新三者” 助力數智經濟發展

人民網雄安1月19日電 (記者楊文娟)1月18日,“AI之夜 星空夢想”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在這場科技與夢想的盛宴中,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創新企業代表,共同探討AI如何引領未來,帶來更多現實與可能。
中國移動作為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近年來,致力于在算法、模型、算力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通過自主研發和合作創新,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實用性和普適性。
活動中,中國移動人工智能專家袁向陽作《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創新應用實踐》主題演講,介紹了中國移動“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做好通用智能時代的“供給者”“匯聚者”和“運營者”,共建開放協作產業生態,為數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與堅實支撐。
中國移動人工智能專家袁向陽作主題演講??琢钊饠z
袁向陽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移動積極構建“萬”卡大算力,投入大量成本建立了智能算力新集群。2023年,建成全球運營商最大的單體智算中心——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并入選2023年央企十大超級工程;2024年,又在哈爾濱建成最大單一集群的國產化智算中心。作為供給者,中國移動會向全社會開放其大算力、大模型及大數據服務。
“正是依托中國移動智算中心,我們得以開展‘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它包括多模態大模型、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語音大模型以及結構化數據大模型等,可提供不同參數量的模型版本。”袁向陽提到,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他們將進一步打造全面的行業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據悉,近年來,中國移動積極發揮數智優勢,將多種新型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以新質生產力帶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彰顯了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從依托5G網絡、邊緣計算技術、政務云服務及大數據分析、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讓古老中軸線變成智慧中軸線,到利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等技術賦能天津港,讓海上門戶“活”起來,再到建設智慧運維管理系統,讓拔節生長的雄安新區更具未來感……服務京津冀,處處有中國移動的身影。在活動中,中國移動集團政企事業部(雄安辦)簽署了進一步助力京津冀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京津冀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簽約現場。人民網記者 李兆民攝
另據了解,活動當天,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與雄安新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簽署共同服務雄安AI科技大廈入駐企業倡議,積極為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